伤感情话-伤感的话-失恋分手伤心的句子-伤感个性签名-伤感签名网

热搜词:伤感情话 伤心的话 伤感签名 伤感句子 失恋的句子 分手的句子 伤心的句子

主页 > 文案大全 >  正文

优选孔子关于榜样的名言【148句】

admin 2023-07-01 19:17:47 文案大全

孔子关于榜样的名言

1、孔子是中国第一位平民教育家。

2、他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,而且还创立了非常完备的教育思想体系,其中许多的思想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吸收。

3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

4、他确立了培养“仁人”、“君子”、“士”等不同层次与规格人才的目标,并进而提出了“学而优则仕(《子张篇第十九》)的主张,这对打破贵族世袭制度具有重要意义。

5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,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

6、因材施教

7、孔子一生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,三次拜访老子请教,反复研读《易经》,穿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破了很多次。

8、教育不是买菜,要挑挑拣拣,而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启蒙。

9、古人云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”

10、子路问孔子:“听到了就该去做吗?”

11、孔子说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。

12、一生以施教注经为培养仁人,君子,士等不同层次的育人规格及目标,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,打破贵族垄断制度,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,肯定教育对社会,政治,经济,文化,生活发展的重要性的理论,为安帮,实干兴邦来实行教育对人性发展,积极向上提出性相近,习相远的朴素贴进生活的唯物主义观点,肯定了素质相近理论,个性差异观点,靠后天努力学习的补充能量结果。

13、子曰:“有教无类。”

14、面对不同的学生,不同的性格,不同的资质,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。

15、解释:用自身行动教育人,别人就服从;用语言来教育人,别人就会争辩是非。指身教重于言教。

16、《礼记》:“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:教学相长也。”

17、孔子回答:“家有父兄在,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?”

18、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,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
19、摘自《礼记·学记》

20、现在很多偏科的孩子,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,这是我们“因材施教”的程度还不够。

21、要求学生多读书,自己必然先要多读书。

22、不许学生沉溺游戏,自己首先不能带头打游戏。

23、孔子同样提出许多宝贵意见。归纳起来,主要有以下几点:一是虑心笃实的态度,即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(《为政篇第二》)。二是学与问的结合,提倡多闻多问,“不耻下问”(《公冶长篇第五》),把问看作是善学的表现。三是学与思的结合,认为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(《为政篇第二》)。四是主张“学”与“习”的结合,提倡“学而时习之”(《学而篇第一》),“温故而知新”(《为政篇第二》)。

24、好的老师都懂得调动学生的兴趣,让孩子爱上学习。

25、人员不多,事情不少;休息不多,加班不少;权限不多,责任不少;表扬不多,批评不少;朋友不多,冤家不少。

26、王阳明说:知行合一。

27、无论什么情况下,都坚守自己的本分,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。

28、这是孔子说的话,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。“见贤思齐”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,驱使自己努力赶上;“见不贤而内自省”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“教益”,要学会吸取教训,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。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,连搬了三次家;杜甫写诗自我夸耀“李邕求识面,王翰愿为邻”,都说明了这种“榜样”的作用。

29、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。——拉罗什富科

30、可以说,孔子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当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,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公平。

孔子关于榜样的名言

31、一个人学习并且实践,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。

32、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,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。——(苏)高尔基

33、仲由行事勇气超人,所以要限制他太过刚勇。

34、面对同样的问题,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

35、如果不能融会贯通,那么就比较难了。

36、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
37、每个人其实出生的时候都差不多,但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所以才变得不同。

38、在教育对象方面

39、孔子没办法,只能去回礼,却特意挑了一个他不在家的日子,避开和阳虎的交往。

40、所以真正的教育要注意时机和方法,不能一味“填鸭式”“满堂灌”。

41、在教育目的方面

42、见贤思齐的意思是说,见到有才有德的人,就想向他学习,向他看齐。出自《论语•里仁》:“见贤思齐焉;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
43、只是知道却不行动,那么就等于不知道。

44、举一反三

45、孔子在江边教导学生时,发现一只小白鹅被困在江中,他把它拉上岸,并告诉学生:“要像这只小白鹅一样,勇敢地挣脱困境,不要害怕挑战。”

46、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,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,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,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。所以他告诉齐景公,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,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,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。

47、摘自《后汉书·列传·第五钟离宋寒列传》

48、《三字经》里讲:“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

49、一个人想要为师,必然要树起老师的榜样。

50、孔子的教育思想,已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上珍贵遗产,即使在今天,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51、诚实和勤勉,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。——富兰克林

52、古人云:“德才兼备,以德为先。”

53、孔子提出了“为政以德”和“庶富教”等思想,充分肯定了教育对社会政治、经济的发展的具大影响,把教育工作视为“安邦治国”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另外,他还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与完善也具有积极影响,他提出的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(《阳货篇第十七》)的朴素唯物主义命题,肯定了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似的,个性差异则是后天习染的结果。

54、师哉!师哉!桐子之命也。——杨雄《法言·学行》。

55、一个人能力再强,人品不好也是没用的。

56、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,教育做到有的放矢,让学生可以扬长避短,获得最佳发展。

57、但是阳虎却屡次来拜访孔子,甚至有一次扔下礼物就跑了。

58、德育为先

59、他首先提出了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(《述而篇第七》)的教学态度。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强不息,不断提高知识水平;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高度负责、对学生无隐无私。其次,孔子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,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善于把握时机,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(《述而篇第七》),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。孔子还认为,实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“举一反三”,触类旁通,做到“闻一知二”,乃至“闻一知十”。再次,孔子强调因材施教,即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,做到有针对性。

60、在教育作用方面

孔子关于榜样的名言

61、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!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——文嘉《明日歌》

62、一个孩子孝顺仁厚,诚恳诚信,爱护别人,做到这些才能开始学习文化知识。

63、孔子在教育方面立下汗马功劳,功勋卓越……

64、诸葛亮曾说: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
65、①做人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②学习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③智慧:小不忍则乱大谋④胸怀: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⑤待客: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⑥财富: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⑦谦虚: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今天,孔子逝世2494周年,重温先贤教诲,传承中华文化。

66、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戒。——《诗经》

67、孔子曰: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。

68、【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】:

69、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

70、《论语》开篇就讲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?”

71、《论语》中讲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。

72、孔子认为:冉求做事总是退缩,所以要激励他勇敢去做;

73、学习不仅要思考,还要懂得应用,只有学会了应用实践,一个人才算是真正明白真正懂得。

74、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——王守仁《改过》

75、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,再进行启发、开导,授人以渔,才能举一反三。

76、今天是教师节,让我们重温孔子10句话,尊师道,敬师德,念师恩。

77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

78、教育不是一个谋利的行业,教师也不是一个可以大富大贵的职业。

79、好的老师,都懂得教学相长,好的老师一般都是饱学之士。

80、上梁不正下梁歪养儿不教父之过,养女不教母之过父母榜样的名言警句一个好的榜样。

81、孔子说:“自行束修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

82、选择了这一行,就要放弃大富大贵的想法,淡泊名利,授业传道。

83、孔子说:“把《诗》三百篇背得很熟,让他处理政务,却不会办事;让他当外交使节,不能独立地办交涉;书读得很多,又有什么用呢?”

84、孔子曾说:“不愤不启,不排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
85、学习和教学二者缺一不可,只有学而不厌,才能足够的能力诲人不倦。

86、想要教育孩子,就必须以身作则,而不是一味说教。

87、一个人只有不甚在意外在的浮华,才能专注内心的安宁。

88、孔子自己周游列国,曾被敌人围困。

89、既然有教无类,那么学生的层次肯定有诸多差异,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90、学会计得学会“有借必有贷,借贷必相等“,做人得明白求人不如求自己!

孔子关于榜样的名言

91、孔子教导我们:

92、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”,坚守正道,才能火尽薪传,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和文明传承下去。

93、乱军之中,几乎饿死,孔子却也不远改变他的志向。

94、冉有问“听到了就该去做吗?”

95、孔子极其重视德育教育,把德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位,主张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”(《述而篇第七》),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(《学而篇第一》)。孔子把“仁”视为德育内容的核心,强调“仁”与“礼”结合,互为表里,反映了时代精神。尤其是在具体的修养方法上,孔子提出的立志有恒、安仁乐道、慎言敏行、内省外察、严于律己、改过迁善、以友辅仁等等,基本上符合知、情、意、行的德育过程的规律,有许多合理因素和可取之处。

96、安贫乐道

97、他不仅提出了“有教无类”(《卫灵篇第十五》)的口号,而且还提出了“自行束修以上,吾干尝无诲焉”(《述而篇第七》)的宽厚的招生条件。这表明,在什么人可以入学受教育的问题上,他主张不受族类、地域和等级限制的。事实上也正是这样,在孔子的私学中,纯属贵族出身的弟子寥寥无几,多数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,而且来自不同的诸侯国。可以说,他创办的私学,扩大了招生范围,冲破了“学在官府”的束缚,适应了“文化下移”的要求,具有历史的进步性。

98、有教无类

99、在施教的内容方面

100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要勇敢地挑战困境,不要害怕挑战,要像孔子一样,做一个榜样。

101、颜回对饮食起居不甚在意,每天学习耕作乐在其中。

102、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

103、爱因斯坦说: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,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。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知识。

104、以自行约束修身为尚,吾干尝无诲焉,的招生条件,周游列国扩大广告效益,并著枕中记,扩大了招生范围,易的注书,确立了群君之首的易经,说明孔圣人之圣人一点不假,当之无愧世代敬仰的孔圣人……

105、教学相长

106、人员不多,事情不少;休息不多,加班不少;权限不多,责任不少;表扬不多,批评不少;朋友不多,冤家不少。

107、人品是一个人立身的根基,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。

108、学以致用

109、君子修省,不和品行不佳的人一起共事。

110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
111、孔子的弟子颜回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。

112、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:“齐景公问政于孔子。孔子对曰: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。”

113、言传身教

114、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——《礼记》

115、译文: 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。孔子说:“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,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,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,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。”

116、人品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,能力却永远弥补不了人品上的缺陷。

117、不管你是谁,只要有一条干肉拜师,我都会收他做弟子,努力教诲他。

118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。——《史记陈涉世家》

119、无论贫富、地位、职业、智愚、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。

120、面对学生,也是不分高低贵贱,一视同仁。

孔子关于榜样的名言

121、孔子说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

122、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,只有在学习中收获快乐,才能让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。

123、子曰:“诵诗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;使于四方,不能专对。虽多,亦奚以为?”

124、春秋时期阳虎弄权,孔子对这个人很不感冒。

125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——《论语·里仁》

126、有学识的人不如喜欢求学的人,求学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。

127、在教师如何教的方面

128、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

129、在顺其自然中发奋,在发奋中顺其自然。

130、真正好学的人,不会在意饮食起居,而是努力做事,谨慎说话,有错误就尽快改正。

131、寓教于乐

132、所以只要肯用心教育,那么人和人之间没有太大区别。

133、以身教者从,以言教者讼。

134、客观公正,廉洁高效一一审计事业发展的一对金翅膀。

135、一个学生努力钻研,陷入困境的时候,老师再出手帮他,才能事半功倍。

136、在学习中不断实践,在实践中不断领悟,一个人才能真正学有所成。

137、孔子回答:“听到了就该去做。”

138、时代在进步,知识在更新,一个老师只有不断学习,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。

139、人品永远大于能力。

140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

141、老师为人师表,往往有更多的道德要求。

142、尽信书,不如无书。——《孟子尽心下》

143、修己慎独

144、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书呆子,而是培养那些知行合一的人,对社会、对自己有益的人。

145、孔子说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”

146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
147、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

148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—《论语》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