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感情话-伤感的话-失恋分手伤心的句子-伤感个性签名-伤感签名网

热搜词:伤感情话 伤心的话 伤感签名 伤感句子 失恋的句子 分手的句子 伤心的句子

主页 > 文案大全 >  正文

列子名言名句及翻译-集合36句

admin 2023-06-04 22:20:49 文案大全

列子名言名句及翻译

1、色盛者骄,力盛者奋,未可以语道也。

2、选自《列子·天瑞第一》。【译文】一旦发挥生发的作用就不能不生了,一旦发挥化育的作用就不能不化育了,所以生化就成了天地间的常事了。

3、第四篇《仲尼》。本篇由十二个故事和三段议论杂纂而成,谈得是认识论,论述如何遵循“道”的本性去认识世界。第一则故事借孔子和颜回的问答,提出无知无为,方能无所不知,无所不为。要做到“无知无为”,首先必须顺物之情而不任逞意志,然后要做到内观反省,不假于外,方能“有易于内而难于外”,善于含藏,做到大巧若拙;最后,忘怀彼我是非,亦即克服名言概念的局限。本篇最后一节,以关尹喜的话总结了上面这几层意思:在他看来,“物自远道,道不违物”,只有人去违反自然规律,规律是不会违反人的。于是他要求破除一切主观成见,做到“在己无居,形物其著。其功若水,其静若镜,其应若响”,即像水一样顺应自然规律,像镜子、回声一样如实反映客观世界。

4、选自《列子·黄帝第二》。【译文】天下有经常取胜的方法,有经常不能取胜的方法。经常取胜的方法叫做柔弱,经常不能取胜的方法叫做刚强。

5、常生常化者,无时不生,无时不化,阴阳尔,四时尔。

6、不生者疑独,不化者往复。往复,其际不可终;疑独,其道不可穷。

7、庄子《逍遥游》中,写到了列子御风而行并返回的情形:(若夫)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者。

8、可以生而生,天福也;可以死而死,天福也。可以生而不生,天罚也;可以死而不死,天罚也。

9、虚者无贵也。非其名也。莫如静,莫如虚。静也虚也,得其居矣;取也与也,失其所矣。

10、第三篇《周穆王》。本篇有八个故事,似乎都在用“如梦如幻”说明世界万物的虚妄不实。但是它并没有把觉醒与梦幻混为一谈,只是针对人们平素认为觉醒时的一切认识都真实无误,而梦幻时的一切想象都虚妄不经的尝试,提出觉醒时有梦幻(即错误虚假的认识),而梦幻时有觉醒(即源于事实的想象)。

11、《列子》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曲籍,属诸家学派著作,是一部智慧之书,它能开启人们心智,给人以启示,给人以智慧。《列子》是列子、列子弟子、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。共有神话、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。

12、选自《列子·力命第六》。【译文】接近于成功,好像是成功了,实际上并没有成功。接近于失败,好像是失败了,实际上并没有失败。

13、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

14、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

15、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

16、第一篇《天瑞》。本篇十四个段落可分三大部分,都是围绕这一世界本原而展开的。第一部分,首先提出“不生不化者”是万物的本原,接着描述了世界从“太易”开始直至“天地含精,万物化生”的生成过程,然后又以“外物皆出于机,皆入于机”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在物质基础上的演化历史,这三个层次分别从物质本体,宇宙生成和生物进化的角度阐明了“道”的属性,构成《列子》独特的自然天道观。第二部分,进一步揭示了“道”与具体事物亦即“生者”与“生生者”的关系,揭示了“道”与运动的关系,从有限和无限、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上丰富了“道”的内涵,并由此提出了《列子》的自然生死观。第三部分的主旨在于强调“道”之本质在于虚默无为,而人也应以笃守虚静的态度对待人生。

17、生者不能不生,化者不能不化,故常生常化。

18、夫君子之所取远者,则必有所待;所就者大,则必有所忍!

19、选自《列子·力命第六》。【译文】应该活着就能活着,这是天福,应该死亡就死亡了,这也是天福。应该活着但不能活着,这是天罚;应该死亡却不能死亡的,这也是天罚。

20、天下有常胜之道,有不常胜之道。常胜之道曰柔,常不胜之道曰强。

21、《庄子.逍遥游》中表达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,可是还有其局限的句子:

22、第八篇《说符》。本篇与《天瑞篇》首尾呼应,主要解“说”人的主观意识、行为必须与客观规律相“符”,以求“心合于道”。怎样方能做到“心合于道”呢?本篇认为,首先必须在纷纭万象中见微知著,察其所以然,以知善恶之来去,祸福之相倚;其次,必须力克骄盛,凡事“持后”才能“处先”,如“詹何论治”“寝丘之封”所反覆告诫;再次,还必须像“至为楮叶”说的那样,“恃道化而不任智巧”。

23、选自《列子·天瑞第一》。【译文】“虚”本身没有什么可贵的。不在于这个“虚名”。关键在于真正做到清静、虚无。清静与虚无,便得到了本性的居所。争取与施与,反而丧失了本性所在。

24、选自《列子·天瑞第一》。【译文】经常生化的作用一旦发挥出来,就无时无刻不在生,无时无刻不在化,是阴阳变化使之这样,是四季更替使之这样。

25、第二篇《皇帝》。本篇有十九个神话和寓言故事,归纳出四层意思,以袭用黄帝的“清静无为”为主旨,专讲“养生”和“体道”的,论述个人身心修养同掌握客观规律的关系。首先,本篇借皇帝梦游华胥氏之国后的彻悟,提出“今知至道不可以请求”。但它并非提倡坐而体道,而是认为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,才能达到对至道的直觉体验,这便是本篇的第二层意思。第三层意思是申明养生之道,在于不可有机心,应含藏己意,和同于物,做到“至言去言,至为无为”。第四层是说,养生之道还在谦虚谨慎。

26、第五篇《汤问》。本篇一连讲了十五个恢诡奇谲的海外奇谈。在“殷汤问于夏革”的故事中,它针对人们只知“今之有物”的局限,提出“物之始终,初无极已”;针对“上下八方有极尽”的局限,提出宇宙“无极无尽”;针对当时只知“四海之内”的局限,提出万物“大小相含,无穷极也”;针对人们强自分辨事物的巨细修短,提出无限丰富的万有,虽然形气各异,但是各自情性相对于生态都是均衡的。

27、第六篇《力命》。本篇反映《列子》的命定论思想,共有十三节文字,包含两层意思。其一,它看到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平等不合理和事与愿违的现象,在“力命问难”“子产诛邓析”等故事中,通过贤德之人与凶顽之徒善无善报、恶无恶报的比较,揭露了“穷圣而违逆,贱贤而贵愚,贫善而富恶”的事实。《列子》命定论的出发点同相信天能赏善罚恶、因果报应的宿命论又有不同,它反对有人格神的上帝,只是过分强调了必然性,其结果却难免与后者殊途同归,都劝导人要“知命安时”,这便是本篇的第二层意思。篇末最后一节,是总结全文旨意之语——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

28、选自《列子·说符第八》。【译文】圣人依靠道来化育而不依靠智慧技巧。

29、桅桅成者,俏成也,初非成也.桅桅败者,俏败者也,初非败也。

30、天地无全功,圣人无全能,万物无全用。故天职生覆,地职形载,圣职教化,物职所宜。——《列子·天瑞》

列子名言名句及翻译

31、第七篇《杨朱》。杨朱学说直接反对礼义纲常,强调顺从人的本性,享受当生的快乐。全文可分四个层次。首先,它针对与礼教纲常互为补充的功名利禄,以尧、舜、伯夷的不同遭遇,说明“实名贫,伪名富”;因此,“名者,伪而已矣”。人的本性在于享乐,而生命短促,应该“且趣当生,奚遑死后”。其次,享乐的目的在于终生贵己,它提出“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”,并在此前提下,提出“智之所贵,存我为贵”。再次,承认人是感性实体,有追求享乐的权利,但人人纵情所好,在现实社会中又行不通,于是它只能把人的欲望向内收敛,以“负曝”等寓言,要人各安其性,制命在内。最后,作为第一层意思的补充,它申明“名”也非空无一物,名不可执着也不可抛弃,全以是否遂顺人性作为取舍的标准。

32、选自《列子·说符第八》。【译文】气色强的人骄傲,力量大的人奋勇,这样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道。

33、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。

34、选自《列子·天瑞第一》。【译文】这个不生的本体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,这个不化的本性是循环往复的。这个循环往复的本性,永远找不到它的边界。这个独一无二的本体,它的道不可以穷尽。

35、生生死死,非物非我,皆命也,智之所无奈何。——《列子·力命》

36、夫列子御风而行,泠然善也,旬有五日而后反。彼于致福者,未数数然也。此虽免乎行,犹有所待者也。

搜索